中国古代一年多少天-古人是怎样计算一年365天的呢?
一年有多少天,你知道吗?是365吗?还是366?
平年365,闰年366。准确了些?是的。
其实一年的天数,不是一个整数,是365天多一点,为了生活方便,人们规定每4年里有一年是闰年366天,其他三年是平年365天。这样每4年里的总天数基本是准确的。(还有一点点的误差:人们又规定,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一年准确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等于365又1/4(四分之一)天。
现代人们通过先进的工具能够很准确的测量并计算出一年的准确时间。在科技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人们也能计算出来吗?是的。聪明的古代人──我们的祖先请看他们的方法:
古代中国,人们利用日影的长度的变化周期,来确定一年的四季变化,称之为土圭之法。在土筑平台上立一根8尺长的杆子,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木棒(土圭)测量这根杆子日影的长度。(原理同上图日晷)一天中正午的杆影最短,称为这一天的日影。一年中夏至那一天日影最短,冬至那一天日影最长,这样就确定了夏和冬。把夏和冬的日影长相加除以二,就得到了春分和秋分的日影长。
远在夏朝,人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确定一年的春夏秋冬,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在商朝,人们就知道了一年有365又1/4天,这是怎么度量出来的呢?
《后汉书?律历》记载:人们观察冬至那一天的日影长度,一岁过去后,日影长度不能与前一年冬至那一天的日影长度重合,四岁即经历1 461 日后日影长度才重合,所以用1 461除以4得到一年天数为365又1/4日。
改编自 史宁中《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来源:小学数学每日一题
Tags: 中国古代一年多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