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资讯

赣南采茶戏-江西省赣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

赣南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此词条收录于01/20,仅供参考

      赣南采茶戏,亦称“灯子戏”“茶篮戏”,于江西省九龙山一带起源,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赣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该剧种是江西采茶戏中最具代表性的,田汉先生誉其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赣南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江西省南部,广东省北部和福建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也有流传。

      赣南采茶戏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采茶歌”“采茶灯”(又称“茶篮灯”)、采茶戏三个形成阶段,形成于明末清初,在清朝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采茶戏剧目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诙谐幽默,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客家特色。该剧种传统曲牌现存近三百首,依据它们的来源、风格、弦路、调式及使用情况等,可分为“茶腔”“灯腔”“路腔”“杂调”四类。传统剧目多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表演时常用舞蹈动作主要有矮子步、扇子花、单长水袖及模仿动物形象。代表作有传统剧目《南山耕田》《打猪草》,新编剧目《茶童戏主》等。

      2006年由文化部确认,国务院批准,江西省赣州市赣南采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桂南采茶戏二者统称采茶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章